证券之星研究院

机构Q2正大举加仓这些(名单)

发布于 2025-07-24 15:29

眼下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数据已披露完毕,今天的文章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Q2公募基金整体的一些变化。

本文证星研究院综合了机构统计报告,和大家分享几个值得关注的变化,更为直观的感受公募调仓新思路。

需要强调的是,市场很多机构都是追涨杀跌的,公募整体的持仓的变化其实仅体现了机构对于趋势上的思路。作为价投,还是要离那些机构扎堆,且估值较高的公司远一些。

以下为主要内容:

一、主动基金规模持续增长,配置双创及港股

招商证券在研报统计中提到,2025年二季度以来A股探底修复,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,成长风格整体占优叠加AI、创新药各类产业趋势提速,主动基金业绩规模继续双增。

依据统计,二季度,主动基金规模回升282亿元至3.15万亿。其中,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平均仓位为87.3%,较Q1上升1.11%。整体配置趋势大致为增配双创板块比重,主板配比继续下降。

此外港股方面,截至二季度末,共有50.97%的公募基金可以参与港股市场。据此分析,招商证券认为,Q2可投港股的公募基金中港股持仓比例或达33%,再度创下历史新高。

二、加仓TMT、金融地产、医药;减仓新能源、白酒、家电等

从整体配置角度来看,Q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的持仓思路,主要围绕通信、金融、医药等展开;而对于新能源车、家电、白酒等做了减持。

加仓方面变化:

一是聚焦AI算力

二季度以来AI板块持续高景气,各大厂商纷纷加大AI相关的资本性开支,进一步带动AI服务器、AI芯片、光模块等AI基础设施需求。主动偏股基金聚焦科技主线,重点增配通信设备等AI算力板块。

二是加仓大金融

二季度以来,银行板块高股息属性叠加保险资金持续入市增持,银行估值继续修复;此外,香港虚拟资产牌照加速发放,券商在稳定币浪潮下(叠加市场活跃度提升)迎来重估,二季度券商获主动基金加仓。

三是加仓医药及军工

受益于国际化趋势提速的创新药板块Q2也获得主动基金显著增持;此外二季度印巴冲突强化军贸逻辑,同时随着“十四五”收官年和建军百年目标的临近,军工企业订单显著增长。

减仓行业方面:

二季度,主动基金主要减持方向为行业持续内卷,消费需求疲弱,国补后续可持续性有待观察等领域,如新能源车、白酒、家电、消费电子等。

从公募基金与北上资金的共识和分歧来看:Q2主动偏股型基金和北上资金对通信、非银金融、银行、军工一致加仓,对食品饮料、机械设备一致减仓。

而主动基金减仓,而外资加仓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、汽车等。

综合来看,机构在二季度的配置,体现了一众机构在宏观不确定性中,兼顾成长弹性与防御属性的平衡思维。

三、机构加减仓公司(名单)

具体到上市公司层面,Q2主动权益基金A股增持比例居前的个股有:中际旭创、新易胜、沪电股份、胜宏科技、顺丰控股等。

减持居前的包括:比亚迪、立讯精密、贵州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等。

而重仓比例最高的前5家公司分别为:宁德时代、贵州茅台、美的集团、紫金矿业、立讯精密。

......

港股层面,相关基金Q2增持方向主要以医药、新消费、交易所等为主。减持的方向主要以互联网、汽车等为主。

其中,腾讯、小米、阿里、中芯国际、泡泡玛特为Q2港股基金整体重仓居前的五家公司。

以上就是公募基金2025年第二季度的整体动向。相信大家也能对机构当下持仓方向做到心理有个数。

不过我们需要再次强调,市场很多机构都是追涨杀跌的,所谓的景气度投资其实也含有一定投机成分。作为价投,我们持续强调关注公司内在价值的重要性,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公司的生意模式上来,等到真正好机会来临的时候敢用盆接。

参考研报:

招商证券:《2025Q2主动及被动基金持仓分析》

国盛证券:《主动权益基金2025Q2季报全方位分析》

PS:本文内容仅为观点分享,不做投资建议。

*免责声明: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